成书时间:公元前 1040-970年
罗马书第1章第19-20节
成书时间:公元 57年
《圣经》主要由创造和救赎两部分组成,它虽然不是一本纯科学教科书。但是,神既然创造了宇宙天地以及其中的万物,因此,就有实质(实体,或本质)的存在。神开创了它,有一天还要结束它,并且为信靠祂的人预备好将来的新天新地作永远住处。在这“开始 – 过渡 -- 结束 -- 将来(永恒国度)”的整个过程中,祂必定会在《圣经》(旧约和新约,即神与人类所立的圣约)里对人类有一定程度的交代。所以,我们相信可以在祂所创造的“作品”中找到科学规律。难怪提倡实验科学的英国大哲学家弗兰西斯·培根爵士( Sir Francis Bacon, 1561-1626 )说:“在我们面前有两本书让我们研读,帮助我们免犯错误:第一本是《圣经》,它启示神的心意;第二本是《大自然》,它彰显神的权能。” 6
上观浩瀚的宇宙天象,下察微小的原子运动,所有这一切的存在是那么样的有严格规律和秩序;由此,人类发现了其中的奥秘,从而产生了科学。我们是发现了这些规律、奥秘、 ...... 没有人能够创造这些规律、奥秘、 ...... 也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这些规律、奥秘、 ...... 的本质是什么、来源如何。宇宙万物异口同声地指出必然有一位聪明、智慧、自由、远超人类的创造者存在着。今天有一些人用人类所拥有如此有限的科学和理性知识,试图否定创造这有严格规律和奥秘的宇宙万物的神的存在,否定神恩赐给人类借此对祂的信心,并且还有一些人认为科学与信仰不搭边;如果人类所拥有的文明不过如此程度的话,那真是叫人十分伤心和寒心了!那些话语所显示的学术水平实在值得商榷,进一步说,那些话语根本就不应该出自某些学术界人士的口。
整个宇宙万物的科学知识是那么的众多和深奥,以至我们个体的头脑思维空间,甚至我们全人类的文明光景,显得何等的有限和空白。当我们越深一步作科学研究时,就越觉得自己无能和渺小,甚至越觉得自己是那么样的愚昧和无知。在这方面,爱因斯坦和牛顿等全世界绝大多数伟大、优秀的科学家都为世人作了非常谦卑、诚实的榜样。
我们不应该忘记魔鬼曾经断章取义地用《圣经》的话攻击、试探主耶稣。 (马太福音第4章第1-11节) 当然,我们今天更不应该片面地用神创造《大自然》的“话”(科学)攻击、试探和否定这位宇宙万物的创造主宰。
不敢想象,耶稣基督的降生、在世界上所完成的一切工作、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、被埋葬、复活以及复活后的大能这整个过程,如果把其中的科学和历史部分抽走,还能剩下什么。留下的大概只有人的空话和虚谈罢了;因为若属灵了,就不会有空、虚和高调理论了。属灵的事当然是非常实际的,是看得到摸得着的。真理是实实在在的。 神在《圣经》所说的一切话语,无论是关于科学和理性,或是超科学和超理性,或是历史, ...... 都是真理。
神迹是尚未被看惯的自然,自然是已看惯了的神迹。 7
毫无疑问,那些认为《圣经》与科学有冲突、不相容的所谓学术思想,是因为某些人对《圣经》、或科学、或两者兼有的偏见和无知所造成的。
希腊人因着研究,发现了自然规律时兴奋不已。在希伯来的文化中,他们透过所研究和发现的自然规律,从而为看到其背后的设计、创造者更是兴奋万千。这句话意味深长啊!这就是以色列的君王、诗人大卫,当他面对浩瀚无边、伟大庄严、奥秘无穷的宇宙万物时,马上抬起头来,从心灵深处对造物主发出的赞美之声: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
谢谢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