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6月5日星期日

教会问题不只圣经被扣【黄子】

自鲁乃州议席补选以来,每逢补选,国阵都不例外地拨款修桥补路,大派支票。任何团体在此时期接受,甚至要求拨款,都没问题;那才是识时务掌握契机,因为苏州过后无船搭,不拿白不拿,不要白不要。不拿、不要的都是傻瓜兼笨蛋。

          但去年诗巫国会议席补选时,首相把之前几间教会申请的建堂拨款,在选战进入白热化时,交给教会领袖,这引来内部争议。内部争议不是问题,问题出在参政的基督徒,却罔视教会伦理,未在内部沟通情况下,竟在电子媒体上向教会领袖公开发难,把教会领袖摆在审判台上让国民公审。

          是的,教会是传讲真理的群团,不是一般宗教团体。任何宗教在任何时候,接受在上掌权者拨款地,甚至是利用大选补选的大好机会乘机索取,进行“You help me, I help you” 的交易,各取所需,都没关系。但教会若随波逐流,毋须他人指责,在道德上确有受贿之嫌。诗巫补选接受拨款,成了全马教会一个宝贵的功课。接受拨款的卫理公会,也因此立案——日后,卫理公会属下任何堂会,不能在大选、补选时期接受任何政权政党的拨款拨地,但欢迎在上掌权者在其他时候分派土地和款项。

          砂州选举尘埃落定,这次选战空前热烈,而基督徒人口近半的教会,自然是各方关注的对象。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教会领袖的表现,进退有据,不偏不倚。国阵因为扣留圣经而失分,就首相而言,实属不幸。他早已答应并下令给圣经放行,岂知官僚非但未遵其命,还节外生枝的打印编号玷污圣经。虽然首相署部长依德利斯居间调停,提出10项措施,但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基督徒的积愤,因为纵使全面落实这10项措施,长期以来教会所面对的种种发展困境,亦未获得解决。

          在此语境下,在反风剧烈吹刮下,首相会见砂州教会领袖,领袖们没讲不当讲的话,只做当做的事,要求政府解决的是冰冻三尺的长期之寒,非仅仅阿拉字眼使用,和那 35000 本圣经而已。

          大马教会基本上奉行行政教分家,教会也无意涉入政治。但政治也不应越界干预、压制教会,无论是违法违宪,或是在所谓的灰色地带,任凭民选的官僚上下其手。其实,大马的非回教宗教群体,所求不多,不过是在宪法下的基本权力的行使和运作而已。谁让他们在这空间自由发挥,谁就得到祝福和支持——当然这包括在上掌权者要行公义、好怜悯、造福全民。